隧道支撐臺車上線隧道施工措施
為加強盾構掘進控制,減少下線的隧道豎向移動和結構內力的變化,隧道支撐臺車上線盾構施工需遵循以下原則:
嚴格以土壓平衡狀態土壓力計算值為盾構掘進施工的土壓設定值,嚴格以理論出土量為盾構棄土控制值;
盾構機豎直方向(高程) 的控制原則:嚴格控制盾構機豎向、水平偏差和傾角偏差,合理控制推進千斤頂行程差,避免大幅度的軸線糾偏動作。由于上下線隧道凈距非常小,為了減小盾構施工對周邊土體擾動,減小對下部隧道施工的影響,禁止大幅糾偏,糾偏原則為“勤糾、少糾”。
同步注漿及時、足量,在盾構機后方通過注漿孔及時進行了二次補漿;
在未到重疊隧道段前的加固區域進行刀具的檢查,確保刀具的完好性。
一、嚴格控制主要掘進參數
盾構推進過程中,根據此段地質、覆土厚度、地面建筑情況并結合地表隆陷監測結果調整土倉壓力,減少壓力波動。推進速度保持相對平穩,控制好糾偏量,盡量減少對土體的擾動,加強出土量監控,防止超挖和欠挖,為管片拼裝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步注漿量要根據推進速度、出碴量和地表監測數據及時調整,將施工軸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及地層變形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
1、土倉壓力值的選定
嚴格以土壓平衡狀態下的土壓力計算值為盾構掘進施工的土壓設定值, 根據地層、地下水埋深等計算出每一段的土壓力,施工中僅可以在項目工程師認可的前提下,進行微量的調整。同時可以通過埋深、土體位移和深層沉降的監測信息,對土壓設定值進行修正。
2、出碴量的控制
考慮到土層松散系數實際每環出碴量控制根據監控量測數據和經驗來控制。
嚴格以理論出土量為盾構棄土控制值,每環出土量偏差不得超過1m3 。為了避免數量統計誤差,施工中盡可能將土箱清洗干凈。一旦出現超挖現象,必須如實反饋,在后續注漿施工中,將針對性地進行超量注漿。
3、推進力和推進速度
掘進速度太慢對土體擾動較大且不利于出渣量的控制,速度過快不利于掌子面的穩定,且易造成土倉壓力的不穩定性變化。掘進速度及推力的選定以保持土倉壓力為目的,根據重疊段確定盾構掘進速度為20~40mm/min;掘進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合理調整掘進速度及推力。
二、盾構姿態控制
由于地層、隧道曲線和坡度變化以及操作等因素的影響,盾構推進不可能完全按照設計的隧道軸線前進,而會產生一定的偏差。當這種偏差超過一定限界時就會使隧道襯砌侵限、盾尾間隙變小使管片局部受力惡化,并造成地層損失增大而使地表沉降加大,因此盾構施工中必須采取有效技術措施控制掘進方向,及時有效糾正掘進偏差。
鑒于重疊隧道上洞盾構掘進所在土體已先期擾動,且上下隧道間距較小,必須嚴格控制盾構掘進豎向偏差,合理選擇掘進趨勢,較小“栽頭”風險。掘進中盾構務必保持平穩推進,適當提高貫入度,減少糾偏,減少對正面土體的擾動。
三、同步壁后注漿
盾構施工引起的地層損失和盾構隧洞周圍受擾動或受剪切破壞的重塑土的再固結以及地下水的滲透,是導致地表沉降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重疊段,為了減少和防止沉降,在盾構掘進過程中,要盡快在脫出盾尾的管片背后同步注入足量的漿液材料充填盾尾環形建筑空隙,支撐管片周圍巖體;凝結的漿液將作為盾構施工隧道的第一道防水屏障,增強隧道的防水能力;為管片提供早期的穩定并使管片與周圍巖體一體化,有利于盾構掘進方向的控制,并能確保盾構隧道的最終穩定。必要時要注雙液漿進一步加快管片填充物的固結時間,盡快穩定地層,減少擾動與下沉量。